讀書會設計前,先了解透過讀書會社群學習的目的
想要透過書中的內容來獲取大量的知識,為什麼不一個人讀書就好?還需要透過讀書會的社群學習模式?
我認為一個人讀書的場景可以是一個人坐在家裡的沙發上閱讀,或是坐在咖啡廳中,享受讀書的舒適感;而一群人一起讀書的讀書會,卻是可以與其他的人共讀書中的內容並且與他人分享以及交流。

而一個人的讀書成果,是基於個人已有的經驗、認知以及思維模式所延伸出的新觀點,相對於讀書會,在大家分享的過程中會把彼此的想法、觀念相互交流,讓你得到的不只是一個視角的了解,更能在想法的交流中,產生更新的見解。
因此透過讀書會的社群學習模式,是通過一群人的交流從不同的觀點、經驗與智慧相互碰撞,從而拓展個人的認知視野,這也是一群人共讀的學習效益,能夠拓展你的學習框架,用更多元化的視角來檢視,讓相同的觀念在不同場景下獲得不同視角的解讀,而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透過讀書會來進行社群學習的原因。
讀書:一個人為主,以學習新知識,獲得不一樣的新啟發。
讀書會:一群人讀書,不僅僅是了學習,更多的是從思想的交流中,獲得「新啟發」。
該如何設計一場讀書會?
一場好的讀書會,關鍵來自領讀人對於每個流程的掌握度,雖然讀書會的時間只有兩個半到三個小時的時間,但事實上,身為讀書會的領讀人,所要做的就是在這段時間內,需要讓參與的人感受到「價值感」。
如何讓這段時間創造價值感,在於讀書會的流程,而我認為一場讀書會的流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共讀階段、共享階段以及共創階段。

共讀:可以透過領讀人進行說書導讀,或是透過分章節的方式由一群人分別共讀一本書籍的各個部分,提煉出書中的知識要點。
分享:通過與他人分享觀點、交流討論,經過知識以及認知背景的碰撞,將所學習到的知識點在腦海中沉澱。
共創:從「知道」到「做到」,把學習到的知識,透過議題個設計,連結到生活或工作上並應用,讓我們可以與知識產生連結。
當一位讀書會領讀人在設計讀書會時,可以依照這三個階段來設計應該需要的環節,而我也彙整過去設計讀書會的經驗,整理出設計讀書會的六個設計環節。
讀書會設計環節一【共讀】
開場:決定你的第一印象,可以透過說明目標共有的方式來引發參與者的學習動機。
暖場:建立信任氛圍,設計破冰活動打造社群讀書環境的關鍵技巧。
帶讀:透過章節的分配,快速拆解書籍內容。

讀書會設計環節二【共享】
引導討論:透過技法的使用引導參與者進行分享討論

讀書會設計環節三【共創】
共同創作:設計討論議題在獲取知識後進行共同創作
產出與下次預告:記得預告下一次的社群學習活動,並記錄大家的成果產出

以上的六個讀書會設計環節是經由細緻化的設計,讓剛成立讀書會的領讀人也可以輕鬆的上手,透過六個設計環節除了可以讓你完整的帶領完一場讀書會,最重要的是還可以協助讀書會參與者知道他是如何在系統化地過程下吸收知識並將它運用出來,而且是能夠有帶得走的禮物,而非聽聽說書就結束了。
當你在設計每場讀書會時,你可以透過這六個設計環節輕快簡單的檢核,掌握一場讀書會設計的要點。

社群讀書引導術課程
如果大家想要更仔細的學會如何設計一場讀書會,有一堂課程推薦大家,由書粉聯盟創辦人Hank 大叔 (林揚程)研發的教你如何帶領讀書會的社群讀書引導術課程,本次課程將透過建立社群讀書會的六大步驟、運營社群讀書會的六個議程以及領讀人操作社群讀書會的九大技法來帶領你從0到1創建屬於自己的社群讀書會。
【報名連結】https://lihi1.com/cVKx8


撰文者 | Hank大叔 (林揚程)
書粉聯盟創辦人
致力於透過讀書會推廣閱讀,並開發了一套帶領讀書會的課程-「社群讀書引導術」,期待能透過讀書會的社群學習模式協助個人或是組織進行更有成效的學習進而達成設定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