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Blog

社群讀書會設計

精華彙整【商業心理讀書會】《未來地圖》解析未來趨勢的脈絡

2月份商業心理讀書會,邀請到AIoT物聯網顧問與數位轉型專家裴有恆(Richard)來為我們導讀 《未來地圖》,從中解析了未來的到來,已經可以從哪些趨勢脈絡中,找到思考點。

20190221商業心理讀書會01.png

20190221商業心理讀書會02.png

20190221商業心理讀書會03.png

【過往今來】互聯網發展的趨勢與特性

■互聯網發展的基石:開放性
從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脈絡,最明顯的特點「開放」。就是每個人,可以不斷添加更多的應用,在互聯網的系統中。

從1998年之後發展出開放原始碼的特性,很多人通過linux系統來設計,這種「開放性」與「共創性」,進一步推升科技的發展,無論從google到手機軟體Android,都是每個人來共同創作。

這也奠定互聯網能夠高速發展的必要特徵:「開放性」

20190221商業心理讀書會04.png

■硬體轉軟體的群眾大腦
「開放性」讓網際網路有機會連結到每台電腦,讓更多人參與和創造內容在網絡中。

最有象徵性的里程碑,就是2004年的Web2.0大會開始,網際網路將取代微軟,這意味著,每台電腦連到網絡,才算是真正的電腦,也才能實現「群眾共創」的效果。

也因為對這種趨勢的判斷,之前靠賣出作業系統贏的微軟,很難相信網路會贏,但隨著硬體不再侷限於某種設備,數位轉型將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

20190221商業心理讀書會05.png

■長期壟斷下的模式依賴
此外,網路發展的特性,還展現在商業模式上,當微軟以office買斷整個商業模式時,就容易出現全贏的特性,以至於其他人沒辦法取代。

這也是為什麼當大家都在用手機時,微軟沒轉移到這波科技浪潮,因為人們所用的ios或Android系統,都是以開放思維來經營平台。

同時也容易因為壟斷的特性,讓開放群眾共同參與,共同創作的可能性被大幅度降低,以至於功能上無法更有靈活性

這也是未來科技在發展上,必須要重視的發展脈絡,那就是「平台思維」

20190221商業心理讀書會06.png

■群眾力量:打破侷限的邊界
這就會看出,未來在經營平台上,擁有壟斷與獨佔思維,只會讓人們被侷限在框架內,反而無法有突破性的創新,也就無法帶來增量。

相反的,當經營平台是以「開放」、「共創」的共同經營時,平台就不會只是你的團隊智慧,而是群眾智慧與資源的共同創作。

集體智慧比個人聰明,這也造就像維基百科的成果,或是人們會在Facebook上來請問「請問fb大神」,這就是平台開放後,發揮群眾智慧的效果。

20190221商業心理讀書會07.png

■群眾互聯後的結果:全球腦
當平台的開放,這種演化趨勢,就會是當全球人類,都把各自的知識傳到雲端,最終就會形成「全球腦」。例如,自動駕駛車是怎麼做到自主行動,就是透過人工智慧的深度學習。

自動駕駛從雲端上蒐集資料來學習,不斷運算人類駕駛的情況。換言之,當我們把所有車子行動的資訊都送上雲端時,這些數據的不斷演算與模擬,就會愈開愈好。

20190221商業心理讀書會08.png

■持續增長的關鍵:跌代速度
網際網路讓大家很容易拿到原始碼,它是免費的,你可以參與拿來改,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是「迭代」。

所謂「迭代」就是不斷升級,改善原有的應用效能。依據蒐集到的數據,掌握使用者的使用方式與行為需求,以此來作為改善的方向。

這就像PDCA的循環,不斷精進。但這之間最大的差別在於,過往會花大量的時間在計畫到最好。然而,在互聯網時代,更重視使用後的調整,通過不斷的迭代,才能讓你的發展不斷前進。

20190221商業心理讀書會09.png

■未來優勢:慷慨思維
最後我們回到個人層面來反思,當人工智慧能夠快速配對「需求」與「資源」間的使用效能後。

在工作環境中,有些事情也將會出現轉變,其中最重要的議題是「人會不會被機器取代?」或是「人們的工作將被人工智慧給替代?」

這些議題背後,就回歸到一個議題「人工智慧將如何改變工作型態」。首先我們從互聯網的發展脈絡中,會發現到一個清楚的趨勢,那就是「慷慨是最強的繁榮經濟」這是從人進入到未來時,必備的關鍵思維。

20190221商業心理讀書會10.png

20190221商業心理讀書會11.png

■平台企業的思維與特性
要站在未來,就需要了解哪些企業經在未來,通過平台的特性來看,主要分為幾個:

Google資訊時代的代表
Facebook社群時代的代表
Amazon線上娛樂的代表
Apple從手機到智慧錶的代表

20190221商業心理讀書會12.png

■挖掘資源使用的深度效率
這些平台型企業,主要聚焦在後端的軟體服務,也就是開放性,讓每個人參與到其中,通過各自的資源來做交換。

因為這些需要大量的資料,通過AI大數據不斷演算,就會針對所有人的需求來做最合適的資源配置,最終讓整體在資源的使用上達到最高效率。

20190221商業心理讀書會13.png

■平台經濟:使用權的共享
平台經濟的除了共創外,另一個發展趨勢就是「隨需服務」,也就是資源的有效利用,通過閒置資源與使用方的瞬時需求來做配置。

其中最重要的觀點在於「使用權的移轉」,也就是使用權不只是你個人,更可以通過平台來釋放你對於物件的使用權,共享到有需求的使用者上。

當平台方掌握各方的數據愈多,就愈能掌握更種服務需求,以此來達到隨需服務的效果。

20190221商業心理讀書會14.png

■開啟一致性的溝通流程
當所有人都在同一個平台時,就需要規範「怎麼溝通」,透過共同話語的流程,讓彼此間,溝通成本降到最低,以利整體執行的效率。

所以,平台能否發揮效果,重點在於「同一個溝通流程」。同樣Google也是開源出他的框架,讓你在這些基礎上創造更多的應用程式。

20190221商業心理讀書會15.png

■簡單去中心化:平台後的各自獨立
當平台的規模愈大,每個個體就會在這平台上生長出類似生態系統的共生體系。平台能夠創造出各方感到「有價值」,這個平台就會通過「口碑」持續引入更多用戶來應用。

在平台發展上,就不能用控制的角度來思考,而是要以去中心化,來協助各方各自生長,卻又離不開這個生態系統。

這也就能總結出,未來平台或組織,通過「複雜中心化」就會讓你擁有控制感,但就無法持續做大。

20190221商業心理讀書會16.png

20190221商業心理讀書會17.png

【未來人類】人與人工智慧的思考法則

■人與人工智慧間的思考法則
接下來從人工智慧的角度來看,人工智慧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在運作,又是以什麼樣的運作模式來替代人。

原因在於「邏輯運算」,這種邏輯運算的方式,是基於蒐集資料的數量後,逐步展現出你想要的行為結果。

20190221商業心理讀書會18.png

■思考方式的區別
這就跟人類大腦的運作模式有的極大差異,因為人腦會有「靈感」,也就是突然的想法,也才會有跨界的可能性。

相對於邏輯性資料推演,就會關注在資料層面,反而不是這種跳要式的運作過程。

20190221商業心理讀書會19.png

■人類的獨有特質
我們就能夠總結出人類與機器間的三大不同:

第一,情感東西:只有人會受到感動、憤怒、高興、難過等情緒感反應
第二,人際關係:人會因為人的相處產生信任感,從而有情感之間的連結
第三,跨界創新:這跟直覺與聯想有關。

20190221商業心理讀書會20.png

■思考方式的差異造就結果的不同
人類有理性、感性,還有直覺,感性與直覺式;相對機器運算是數據的邏輯推演,模擬出來。

例如,當人們看到悲傷的故事時,就會不自覺的感到難過,可能會不自覺地掉下眼淚。同樣機器人也會出現同樣的反應,但這種是從數據來推演出來,知道現在這個情況該掉淚。

此外,機器人不會跨界,因為這種資料間的連結有限,但是人類的大腦卻能夠發展出一個點跳要到另一個思考點,之間的關係沒有邏輯。

20190221商業心理讀書會21.png

20190221商業心理讀書會22.png

【決定未來】眼界與學習力影響看到多遠

■找尋資訊:學習力的驅動
除了展現「人」所擁有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學習上,更會轉向一種「用樂趣來學習」,什麼東西都可以帶著樂趣來學習,也就是愈學愈高興。

這與過往所熟知學習行為,最大的不同在於「隨需獲取資訊」,當你有興趣,想要了解的時候,直接上網就能找到相關的資訊。

「找資訊的能力」是未來學習能力的首要條件

20190221商業心理讀書會23.png

■知識體系:學習成果的展現
當擁有自主找出有效,且對你有價值的資訊時,緊接著就需要「結構化思考」,通過系統,來不斷拼出你的學習地圖。而且是能夠知道每個知識點、概念之間的關聯與推論過程。

當你建構出你的知識體系後,最後就是要「刻意練習」,也就是對你需要的資料來刻意學習,每次不斷的往目標漸進式學習。

20190221商業心理讀書會24.png

■怎麼決定,影響能看到多遠的未來
未來地圖中,最重要的不僅是看到未來,更是通過未來的可能,來協助自己。舉例來說,當未來應用AI的能力變成基本技能時,不會因為你抗拒,這些發展就會停止。

所以你就要具備一種關鍵思維,那就是「只有機器可以對抗機器」。人為什麼要跟機器比速度,我們更該回歸人的獨特性來創造新事物,這就是回歸人本來的模樣。

「讓人類失去工作的不是科技,而是我們如何應用科技的決定。」往往能否走向未來,取決於我們當下以什麼樣的眼界來決定。

20190221商業心理讀書會25.png

20190221商業心理讀書會26.png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